河青新闻网讯 提到肝病,大家不约而同地会想到乙型肝炎,对于其他肝炎类型,例如丙型肝炎不太了解。丙型肝炎同样居传染性疾病高位,且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其危害不容小视。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1.85亿人感染,每年因此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感染二科副主任黄涛介绍,由于丙肝比较隐匿,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病毒,因此,全球确切的丙肝病毒感染率尚不确定。
(资料图)
丙肝的传播方式有三种
经血液传播: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如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没有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比如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纹身和穿耳洞等。
性传播:包括与丙肝感染者发生性行为、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或男性同性性行为者等。
母婴传播:丙肝抗体阳性的母亲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如果丙肝病毒量阳性,危险性会升至4%~7%。丙肝抗体阳性的母亲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如果丙肝病毒量阳性,危险性会升至4%~7%。
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部分急性丙肝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能够清除丙肝病毒,如果6个月还没有清除掉,就会转成慢性丙肝(慢性化率为55%~85%)。慢性丙肝的进展非常缓慢,大概在20年后,约2%~15%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如果有酗酒或其他损伤肝脏的行为,或伴有肥胖、糖尿病等,会促进肝病的进展,进一步发展为肝癌。
无论是急性丙肝还是慢性丙肝患者,都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肋部疼痛等症状,少数患有伴有低热、黄疸。若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进入肝功能失代偿期,肝脏功能无法满足正常生理需要,可能会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丙肝应“应筛尽筛,应检尽检”
对于丙肝,我们提倡“应筛尽筛,应检尽检”。所有存在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都应该进行丙肝抗体筛查。检测项目包括:检测丙肝病毒量和丙肝基因分型。以下几类人群,建议尽快筛查:
在20世纪90年代有输血或献血经历者;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者;在不正规场所接受过口腔治疗、美容、纹身、打耳洞者;母亲为丙肝患者,其子女和配偶等家庭成员应进行检测;有破损皮肤、黏膜被丙肝患者伤口的血、棉球或其他用具污染者;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者;HIV感染者、HIV阳性伴侣、同性恋和有多个性伴侣者、吸毒者。
预防丙肝采取四点措施
因为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极易突变,所以目前还没有相对应的疫苗,预防丙肝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如为必须,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2.到正规医疗机构纹眉、纹身、穿耳洞等;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3.保持性生活卫生,正确使用安全套,有性乱史者定期检查。
4.如进行拔牙、洗牙,做胃肠镜检查请到医疗器械消毒严格的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侯明怡|频道主编王海霞|频道监制陈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