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月18日电(记者王炳坤、于也童、武江民)春节临近,作为东北人团圆家宴的一道“硬菜”,蚕蛹持续热销。记者近日来到辽宁省西丰县房木镇德隆村,推开家家户户的割蛹房,里面“呲呲”的旋刀割茧声不绝于耳。村民们忙着去壳、挑拣、包装……一颗颗新鲜活泛的蚕蛹,就从这里被送往东北多地。
(资料图)
“你瞧这一颗颗小活物,虽然有的人不敢吃,却是高蛋白、高营养,加上口感独特,成为咱东北人逢年过节的‘硬菜’。”48岁村民王敏手戴套袖,腰缠围裙,端坐在割蛹台前向记者介绍。
德隆村村民正在割蛹台前忙碌。(新华社记者武江民摄)
在有着“柞蚕之乡”美誉的辽宁省西丰县,德隆村是远近闻名的蚕蛹集散地。近年来随着几名年轻人回乡创业,借助电商平台将这一鲜活农产品直接卖到千家万户,为村里打开了一条致富新路。
4年前,“95后”姑娘迟月回村创业,跟着表哥郭恒办起了蚕蛹厂。没多久迟月就发现,村里70余个养蚕户都是作坊式经营,加工好的蚕蛹一筐筐批发卖给了经纪人,不仅价格低,卖最远也不过铁岭、沈阳等周边城市。
2021年,迟月与一家知名电商企业对接,经层层审核,将自家蚕蛹摆在了“美团优选”平台。没想到线上的订单源源不断,千家万户的直接下单,一下子撬动了销售规模。
德隆村的蚕蛹在网络电商平台上售卖。(受访者供图)
“去年一个冬天就卖出蚕蛹150多吨,货值近千万元,成为村里妥妥的‘销售冠军’,”迟月兴奋地说,今年的行情比去年还要好,“全村很多人加工的蚕蛹,都交给我们来销售。”
小小一只柞蚕,从夏天人们往上放幼蚕,到秋天从柞树上收大茧,就是其生长过程。“收获的大茧可以在0到4摄氏度的环境中长时间保存。”迟月介绍,每次孵化时,茧壳内装有像毛毛虫一样成蚕的大茧需连续7天加温至27摄氏度,茧壳内的成蚕才会变成蚕蛹。“前些年,人们将茧壳用于抽丝制衣,做蚕丝被,更加注重大茧的工业价值。”迟月说,现在随着煮蚕蛹、炒蚕蛹、烤蚕蛹等美食流行,柞蚕的食用价值更加凸显。
德隆村夏季放养幼蚕,秋季收获大茧。(受访者供图)
好销路拉动产业升级,也催生出蚕蛹加工更多“新玩法”。一年前,迟月和表哥投资20多万元,建起一间“组装式蚕蛹冷藏库”,通过智能调节孵化温度,加温培育出价格更高的优质蚕蛹。许多村民有样学样,建起的蚕蛹冷藏库越来越多,村里由此多出不少“新职业”。
90后杨柳是一名“蚕蛹质检员”,每次入库前,她会逐盒拿起蚕蛹,检查蚕蛹气室是否为白色,白色气室则代表蚕蛹鲜活。00后的杨羽惠是一名“蚕蛹温控师”。“每次孵化时,温度和时间都要控制到位,”杨羽惠说,如果孵化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茧壳内的蚕蛹就可能变成蛾子飞出来。
在德隆村,几乎人人都是“噶蛹者”,干的活就是将成熟后的蚕蛹从茧壳中割出来。王敏就是“噶蛹”能手,只见她手拿割茧旋刀,对准茧蛹轻轻一拧一拽,一颗红彤彤、圆滚滚的“蛹宝宝”就露出头来。“平均1.2秒就能割一个蛹,每天能割6000余个。”王敏边干活边说,春节前3个月大伙比着干,平均每人收入能有2万余元。
小小蚕蛹支起了山村的富裕生活。德隆村党支部书记杨启强说,过去一到冬天农闲时,村民们都开始“猫冬”,“现在村里很少有闲人喝小酒、打麻将,大伙‘噶蛹’挣钱,一直忙活到年根底。”
坐在热气腾腾的割蛹房,迟月和郭恒乐呵呵地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们的“兔年”计划。“与电商平台合作后,我们已经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个省会城市建起了蚕蛹二级加工和分装仓库,新的一年将向山东、河北省延伸。”郭恒说,另外他们还为蚕蛹申请了注册商标,让打出名气的土特产品牌,带动村里人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