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彭晨雨
来源 | 时代商学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 | 彭晨雨
编辑 | 郑少娜
2022年,在注册制的深入推进下,哪家中介机构啃下了A股IPO的最大一块蛋糕?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2年,全国共有428家新股登陆A股市场,同比减少18.32%;而募资总额达5869.66亿元,同比增长8.17%,创下历史新高。
在注册制深入推进下,A股市场不断扩容,2022年,IPO中介机构(包括保荐机构、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的业绩是否随A股趋势发生变化?各大中介机构谁能稳坐头把交椅?当前中介机构的竞争格局如何?中介机构的保荐及承销金额是否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本文将带读者一探究竟。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2022年A股IPO保荐机构呈现出“一超多强”和“强者恒强”的趋势。竞争格局上,保荐及承销业务呈现较为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且募资额较大的IPO项目多由头部机构瓜分。
此外,2022年A股IPO审计机构在业务总量同比减少的情况下,平均审计验资费用却有大幅提升,行业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相对保荐机构和审计机构而言,在业务收入方面,2022年A股IPO律师事务所的竞争更为激烈,行业CR5(指前五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仅为45.13%,远低于保荐机构的49.1%(CR5)、会计师事务所的66.85%(CR5),可谓是群雄逐鹿、豪强纷争。2022年,A股还出现了历史上首次由律师事务所参与IPO企业招股书编写工作的案例。
一、保荐机构:一超多强、强者恒强,中信证券IPO承销金额突破千亿
2022年,A股IPO“热潮”带动了保荐机构(以下简称“券商”)的保荐与承销业务快速发展。
从业务量来看,中信证券(600030.SH)作为首发主承销商拿下了54单项目,同时也是唯一业务量达到50单以上的保荐机构,可谓是傲视群雄;位列第二位的是中信建投(601066.SH),而国泰君安(601211.SH)与中金公司并列第三位,上述三家保荐机构的主承销业务量分别为41单、31单、31单,海通证券以两单之差位列第五名。
从承销金额来看,中信证券以1055.6亿元的承销金额稳居第一,也是榜单中唯一IPO承销金额突破千亿元的保荐机构;其次是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IPO承销金额分别为586亿元、510.5亿元;海通证券(600837.SH)、华泰证券(601688.SH)则是达到300亿元以上。
与2021年相比,虽然2022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的承销业务量有所下降,但IPO企业的平均募资金额却呈现上涨的趋势,这与整体A股IPO市场募资额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募资金额较大的IPO项目普遍由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以及中信建投等头部机构瓜分。例如,2022年,中国海油(600938.SH)的首发募资金额达322.92亿元,中信证券在该项目中获得了7862.4万元的承销与保荐收入;中国移动(600941.SH)的首发募资金额为519.81亿元,由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联席保荐,承销及保荐费用合计为5.06亿元。
从承销与保荐收入来看,2022年中信证券的承销与保荐收入高达43.2亿元,较2021年增长了两成;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前六大机构的承销与保荐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而受2022年A股IPO企业数量减少的影响,其余中小保荐机构在保荐数量与收入方面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与头部机构的差距逐渐拉大。
由此可见,不论是业务单数、承销金额还是承销与保荐收入,中信证券均是“一枝独秀”。不过,前十大保荐机构同样占据了近七成的IPO市场,2022年A股IPO保荐机构呈现出“一超多强”以及“强者恒强”的趋势。
整体来看,券商的保荐与承销业务呈现较为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IPO企业为了增加上市筹码,普遍倾向于寻找资源充足、团队专业的头部机构,而2022年IPO企业数量的减少和大额募资的增加则更是加剧了这一点。不过,中小券商也并非无路可走,通过聚焦重点区域、强化地区协同、在服务质量上差异化竞争,利用多元化的服务也同样能够获得发展。
未来,随着注册制的进一步落实,券商的保荐与承销业务有望快速发展,一方面将增厚券商的业绩,提升券商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将导致行业的马太效应加剧、优化行业竞争格局,但同时特色突出的中小券商也有望打造自身业务核心竞争力,在规模及收入上实现突破。
二、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一马当先
2022年,A股IPO审计机构业务量及平均审计验资费也与IPO市场募资额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如图表2所示,从业务量上看,获得20单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共有七家,其中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天健”)以94单的业务量遥遥领先,占据了约22%的市场份额,处于第一梯队;其次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立信”)、荣诚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荣诚”)、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大华”),分别以55单、46单、39单的业务量位于第二梯队。
相比2021年,2022年天健、立信、荣诚等头部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均有所下滑。其中,立信的业务量由2021年的77单下滑至55单,其余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或与2022年IPO企业数量下滑近两成有关。
从审计验资总收入来看,2022年,天健同样以12.46亿元的收入独占鳌头,同比增长14.15%;而在2022年审计验资总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会计师事务所中,立信和大华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收入分别为5.36亿元、3.02亿元,分别同比减少29.66%、30.99%。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会计师事务所的“黑马”要数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毕马威华振”),其在业务量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审计验资总收入为1.23亿元,同比增长203.13%,在所有上榜会计师事务所中收入增长最快,凭借这一成绩,毕马威华振也成功跻身收入排名的前十位。
2022年,IPO上市企业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验资总收入,但总体来看,平均审计验资费呈上涨趋势。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522家首发上市企业的审计验资平均费用为894.4万元,而2022年这一数据上升至1000.57万元,首次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整体来看,2022年A股IPO审计机构呈现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一家独大”的局面。另外,排名前十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合计完成了346家IPO上市企业的审计工作,市场份额高达80.84%,与2021年市场份额基本保持一致,IPO审计行业的原有竞争格局仍难以动摇。
注册制改革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其核心是信息披露。财务信息是发行人信息披露的核心,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直接关系到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是推动注册制深化改革的关键力量。
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审计行业的代表委员表示,随着注册制全面实施,资本市场审计生态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审计质量不断提升,风险意识持续强化,质量管理稳步加强,市场风险得到积极化解。同时,审计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执业水平,当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严把出入口,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伴随着注册制下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和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化,传统意义上好的项目会越来越少,也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和变化。
对此,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会计审计创新学术论坛”中,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认为,当前对审计工作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要认识资本市场的政治属性和人民性,坚持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方向的企业,譬如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产业。同时,要注意遵守资本市场“红绿灯”,对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和不具备成长性的行业进行客观评价。
第二,需要把好入口关,守住信息披露真实性底线,为资本市场审计出值得投资的企业,从源头上落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例如对企业收入、毛利率、税收、研发费用等财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检查甚至是法证审计。
第三,尊重注册制的本质和注册制改革方向,坚持包容性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不可只依赖历史年度的财务指标,而是兼顾成长性、创新性指标和表现。
三、律师事务所:豪强纷争
2022年,A股IPO市场中,各大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律所”)呈现出豪强纷争的局面。
从项目数量上看,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以50单的业务量拿下第一,与排名第二的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仅有一单之差;此外,第三至第六位的律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从地域分布来看,A股IPO律师事务所呈现较强的地域集中趋势。来自北京的律师事务所合计拿下了247单IPO业务,业务占比达57.71%;来自上海的律师事务所则拿下了87单业务,业务占比为20.32%。也就是说,来自京、沪两地的律师事务所合计包揽了A股78.04%的业务。
时代商学院认为,北京地区的律所能够在IPO律师业务上“一方独大”,与其区位优势关系不小。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2年IPO律师费收入排名第一位的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其49单业务中有11单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或中信建投。无独有偶,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的21单业务中,有8单的保荐机构也来自中信证券或中信建投。有趣的是,中信建投现今的公司总部和中信证券的前公司总部均位于北京。另外,随着北交所的高质量扩容,北京地区的律所或将获得更多业务发展机会。
从律师费的收入来看,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以3.34亿元的收入成为唯一突破3亿元的律所;其次,而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以2.48亿元位居第二,不过,该律所在业务量上排名第一;此外,排名第三至第六位的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均处于1亿~2亿元区间,其余律所的收入未突破亿元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在沈阳富创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创精密”)IPO项目中获得了高达3750万元的律师费,在A股IPO历史上创下新高,主要原因是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参与了富创精密的招股书编写工作,这份招股书也被称为是“A股首例由律师事务所来编写的招股书”。
一般而言,IPO企业的招股书主要由保荐机构进行编写,时代商学院认为,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之所以能够编写招股书,或与A股IPO发行注册制度的改革密不可分。
2022年12月9日,证监会表示,为适应证券发行注册制下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执业和监管的新要求,拟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1号,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修订。其中第一条修订内容便是为适应证券法律服务行业发展新形势,拓展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领域,增加新的证券法律业务种类,明确律师事务所可以会同保荐机构组织制作招股书。
可见,《办法》不仅为律师事务所指明了新的业务方向,更体现了注册制背景下对于律师事务所新的变化和要求。
除第一条业务范围变化外,《办法》还指出,二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结合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相互衔接的立体惩戒体系更加成熟的实际情况,删除立案调查与业务受理审核挂钩的规定。
挂钩机制是在当时取消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资格审批的大背景下,为防控律师执业风险外溢所作出的专门安排,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的监管需求。
不过,近年来,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2019年《证券法》完成修订后,大幅提高了律师事务所等证券中介机构的行政责任,建立了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强化了对中介机构的处罚与震慑力度。《办法》表示,随着这些制度的出台和落地,通过挂钩机制约束律师事务所执业行为的需求逐渐弱化。
三是完善证券法律业务监管规定,增加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备案的相关规定和完成核查验证的工作要求等事项,督促律师事务所归位尽责,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律师事务所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的要求,完善证券法律业务风险防范机制,提高证券法律服务质量,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五是为落实《证券法》监管要求,增强对律师事务所违法违规执业行为的威慑力度,在立法授权范围内增加规定了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情形,完善了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法律责任体系。
综合来看,上述五条修订变化,既有注册制新形势背景下对律师事务所的放权,也有为强化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事中、事后监管,细化执业规范,严格责任查究。
时代商学院认为,在注册制新形势背景下,律师事务所的机遇与风险并存。招股书编写权利释放后,未来律师事务所的业绩或有望再上一个台阶;但同时,对于律师事务所责任承担的规定将更加完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主体责任将不断强化,若招股书出现信息披露问题,律师事务所也将面临更大的赔偿甚至行政监管风险。
参考资料
1.《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1号).证监会官网
2.《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深交所官网
3.《中国移动:招股说明书》.上交所官网
4.《中国海油:招股说明书》.上交所官网
5.《业界聚焦以会计、审计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新闻网
6.《专访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郑建彪:注册制改革由进行时到完成时审计将更关注持续经营与有效内控》.证券时报
(全文735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