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演绎金与瓷的融合之美
(资料图)
——访市级非遗项目陶瓷雕金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戴佩维
□记者 魏伟
瓷体雕刻、金水描绘、反复烧制……一件件洁白通透的陶瓷与金光灿灿的黄金完美结合,赋予整个陶瓷作品雍容华贵的艺术之美,这就是唐山独创的瓷器雕金新工艺呈现的艺术效果。唐山市级非遗项目陶瓷雕金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戴佩维深耕陶瓷雕金工艺45年,始终致力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努力探索新型陶瓷产业发展之路。
戴佩维展示陶瓷雕金工艺。 记者 王欢 摄
源于“北方瓷都”的雕金工艺
灯影下的戴佩维,一手扶稳瓷罐,一手持钢针笔,在罐体上刻画出一条条柔美顺滑的线条,并用腐蚀药水对画面进行涂抹,不一会儿,一朵随风摇曳的荷花便呈现于罐体之上。“这是陶瓷雕金工艺的第一步。一件陶瓷雕金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绘画、涂抹、晾晒、清洗、勾勒、烧制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精细、严谨,是一个反复创作的过程。陶瓷雕金工艺是咱们唐山陶瓷发展史上的时代印记。”戴佩维说。
唐山陶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已有6000多年,但真正生产陶瓷自明朝永乐年间,仅有600年历史。从生产大缸、盆、碗、罐等粗瓷起源,到1924年启新瓷厂生产的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之后又生产出地砖、内墙砖等建筑装饰瓷。
20世纪50年代,唐山逐渐生产出嫁妆艺术瓷。唐山陶瓷工业公司成立之后,进行了陶瓷产业重组,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划,企业生产有了明确分工。同时,也重视了科研工作和人才的培养。
陶瓷雕金工艺,是陶瓷金彩装饰品种之一。陶瓷金彩装饰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宋代定窑有金彩描花器,建窑黑釉碗上也有金彩装饰。金彩装饰的技法不断演进,从明代至清代中期,主要采用描金技法,但这种金彩与瓷器的结合不够牢固,易于脱落;清代后期,从国外引进金水工艺,主要采用贴金(戗金)技法,是一种较先进的工艺,但金彩表面较前期薄而亮,总是不及其他色料那样能与釉面熔合牢固,经不住长时间的摩擦,容易失去光泽甚至脱色。
陶瓷雕金工艺是唐山陶瓷从粗瓷、卫生瓷到艺术瓷延续发展的历史,融入了时代印记与创新元素,是陶瓷金彩装饰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嫁妆艺术瓷”开始,手工彩绘将制作胆瓶、插屏、茶罐、盖碗、帽筒等作为主要的艺术瓷作品,同时涌现了代表不同工艺水平的杨荫斋、苗士奎、孙丽生、谢洪台、付长兴、吴广、李景海等陶瓷艺人,为后期雕金工艺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8年,唐山市陶瓷工业局成立了陶瓷研究所,专门从事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开发研究。唐山陶瓷研究所老艺人孙海峰、杨荫斋与唐山市第五瓷厂老艺人周兴武借鉴制镜技术,试用氢氟酸腐蚀瓷器釉面获得成功,研制出我国独创的瓷器雕金新工艺。前辈刘希舜、邓满春、胡长连将雕金艺术作品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陶瓷雕金作品。
唐山陶瓷研究所研制出陶瓷雕金工艺后,分别在一瓷厂、二瓷厂、三瓷厂、五瓷厂、六瓷厂等大中型企业成立技术开发科和新产品实验室,艺术瓷研发队伍不断壮大,陶瓷雕金工艺得以全面推广。
改革开放后,陶瓷雕金工艺由于艺术含量高、经济效益低等特点,经历了由盛而衰、由多到少的发展衰退阶段,生产与研发的人员和企业越来越少,现在主要集中在路北区缸窑路一带。
“陶瓷雕金工艺是唐山首创的瓷器金彩装饰工艺,是陶瓷界金彩装饰工艺的重要瑰宝,需要一代又一代默默耕耘于此的工匠赓续传承、发扬光大。”戴佩维说。
戴佩维作品。 记者 王欢 摄
起起伏伏的艺术之路
“我出生在陶瓷世家,是陶瓷养育了我,我也一直从事陶瓷创作,弘扬我们唐山的陶瓷文化。”戴佩维说。
1978年,17岁的戴佩维进入唐山市红玫瑰骨质瓷有限公司(原一瓷厂)开发科从事研究设计工作,在高级瓷车间学习了雕金工艺,后逐渐开始独立设计工作。“学到了工艺,设计要跟上。我的设计和工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升级创新,抱着陶瓷的老宝贝,更要展示后代人的风采。”
1988年,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进修陶瓷装饰专业,得益于祝大年教授、陈若菊教授的指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在吴广等诸多陶瓷老艺人的言传身教下,戴佩维注重素描写生,研究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传承与创新陶瓷雕金工艺,形成了具有唐山地域特点、时代特色、艺术陶瓷特征的雕金新工艺。
随着技艺逐渐精深,戴佩维在陶瓷领域崭露头角。1982年,他在第6期《中国陶瓷》杂志上发表陶瓷作品15头“红玫瑰”咖啡具,并获省级奖项。1985年,骨质瓷“中温雕金餐具”获河北省陶瓷美术设计优秀作品;1988年,骨质瓷“浮雕餐具”“香格里拉15头咖啡具”分获河北省陶瓷美术设计优秀作品一等奖;1990年创作设计“骨质瓷餐具”在首届国际陶瓷精品大赛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1997年成为戴佩维工作和生活的分水岭。“当年我参与了香港回归(港府用瓷)紫荆花画面首席设计任务。任务完成了,我也迎来了下岗大潮。”戴佩维说。彼时,各大陶瓷厂企纷纷向戴佩维抛出橄榄枝。戴佩维没有做出选择,而是在帮助各厂企设计陶瓷的同时,思考自己未来的路。2006年,他创建了唐山市金纳帝陶世工坊,潜心研发、创新传统雕金与美术绘画、印刷技术、现代装饰风格相结合的艺术手段新工艺,在普通细白瓷、象牙黄瓷、白玉瓷、骨质瓷、玉兰瓷等众多瓷种上,成功实现雕金装饰的艺术创作,使雕金技法日臻完善。
戴佩维展示作品。 记者 王欢 摄
一门父子双大师
45年来,戴佩维始终坚持陶瓷雕金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获评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北省注册陶艺师、唐山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唐山市陶瓷艺术大师,成为陶瓷界陶瓷雕金技艺的标志性代表人物。
在陶瓷雕金作品的创作上,戴佩维利用金水黄、白之分,花纹有亮、暗之别,雕金加彩、沥青花纸雕金等新的装饰方法不断推出,使雕金技法更加丰富多彩。其作品延续了雕金手工艺传承并得以发展,打造出具有唐山传统特色、全国独一无二的手工艺雕金新技术。其雕金瓷器作品曾获国家级、省级奖15项,市级奖9项。
随着陶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学陶瓷、做陶瓷、进行陶瓷艺术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学雕金的技能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制作陶瓷雕金工艺品,成本高、流程繁杂、艺术素养要求高、经济效益低,陶瓷雕金产业逐渐萎缩,面临消失的潜在风险。为弘扬唐山陶瓷文化,戴佩维将作品带到全国市场,并参加大赛、展览,广泛宣传陶瓷雕金工艺。
“我现在已经把陶瓷雕金工艺传给了我的下一代戴博霖。”戴佩维说,戴博霖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现在是唐山市陶瓷行业艺术大师、唐山市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陶艺师,其陶瓷作品屡屡获奖。
陶瓷雕金工艺是伴随着陶瓷生产工艺和人们对美好艺术的向往而不断发展的。对于未来,戴佩维说:“陶瓷雕金工艺技艺凝聚着唐山陶瓷老艺人的心血和期望,我会传承好此工艺,努力丰富和发展唐山陶瓷工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