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邓光韬 袁立朋 张建勋 实习生 耿子涵
【资料图】
“如果把湿度增加2%,火力调小半档,面粉的表面张力会更好。”
“对,火力先维持原样吧,只调整湿度,上蒸箱试一次。”
5月5日下午,郝欣和同事在正定县塔元庄村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里,围绕着一个面粉蒸制的寿桃讨论着。
正定县塔元庄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袁立朋 摄
金黄色的寿桃外形饱满,但郝欣并不满足,她的目标是把寿桃蒸出奶油般的光泽,“不是奶油,要胜过奶油!”
郝欣(右)和同事研究花馍制作技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袁立朋 摄
今年40岁的郝欣是塔元庄村村民,来同福集团工作前,她和丈夫张增福都在外打工。丈夫干建筑行业,一年到头随着工程跑,她在石家庄的商超做销售。“那个时候想家呀,儿子一打电话找妈妈,我就特想哭。”
郝欣和同事们制作的花馍。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袁立朋摄
2020年,塔元庄村和同福集团联合成立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开始招聘,这个项目建在塔元庄村东南,是个集食品加工、智慧农业、餐饮、演艺、研学、旅游等为一身的综合体,待遇不错,还给员工上五险,郝欣当即辞职回来,成为示范园的一名员工。
塔元庄村和同福集团共同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袁立朋 摄
从家里骑电动车到单位,郝欣只用5分钟,每天不仅能照顾婆婆,还能照顾上幼儿园的二儿子。“现在这才叫家,那种幸福感,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描述。”郝欣说。
站在郝欣家27楼的阳台上向南望去,宽阔的滹沱河缓缓向东流淌,两岸的景观带尽收眼底。“你看,现在的风景多美啊,但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郝欣回忆道。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参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袁立朋摄
2003年,刚嫁到塔元庄的郝欣特别不适应:塔元庄位于滹沱河大堤下面,三面环堤,一下雨,大街小巷遍布泥水坑,自行车推着都走不动;出村的路也是泥土路,没有公交车,送货的大车来塔元庄,每车要多收5元钱。“有女不嫁塔元庄” ,这句当年广为流传的话,成了郝欣心底的隐痛。
2008年,塔元庄以旧村改造盘活了土地资产,2年后,全村2000多名村民搬进了新楼房。郝欣家免费分到了120平方米和98平方米两套房子,老人住大的,他们一家住小的,一家人其乐融融。
俯瞰塔元庄村。资料图片
漫步在塔元庄“滹沱半岛小区”里,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和10余种花卉点缀在楼宇间,一场夏雨过后,更加葳蕤,不经意间走到一个转角,都能遇见“美”。郝欣说:“我们现在是居住在农村,生活在城市,你说对不对?”
工作之余,郝欣带着小儿子张思皓在村中散步。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袁立朋 摄
随着影响力的提升,郝欣工作的示范园游客越来越多,高峰时能达到每天2万余人,郝欣的花馍技术也越来越高超,能制作出20多种样式的动物、花卉图案。“现在小儿子都叫我‘花馍大神’!”郝欣边说边笑。
这几年,郝欣考了驾照,买了新车,他对上高中的大儿子说,“你好好用功,等你考上了大学,妈妈能开车送你去报到。”
拿着妈妈郝欣制作的花馍,张思皓为妈妈点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袁立朋 摄
“我们村是向着三个方向发力,走‘半城郊型’经济路子的。”塔元庄村党委副书记曹建辉说。近年来,塔元庄村围绕现代农业、旅游和康养三个领域建设了多个产业项目,为村集体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最新谋划的“塔元盛世康养小镇”已经开工建设,首批工程今年就能竣工。2022年,塔元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元。
关键词: